精品热文《橡子熟了》乔翠叶方倩小说全文完整版在线阅读无删减

精品热文《橡子熟了》乔翠叶方倩小说全文完整版在线阅读无删减

时间:2021-03-12 10:00:07作者:曲日

主人公叫乔翠叶方倩的书名叫《橡子熟了》,本小说的作者是曲日写的一本都市风格的小说,书中主要讲述了:那夫人,我始终抱有同情和钦佩。在遇到于连以前,尽管与庸俗粗鲁的丈夫没有爱情,但她对自己的孩子充满爱心,把心思全放在教养孩子身上。在于连的大胆追求下,她埋藏在心底的爱情被激发出来,坠入爱河,可她并不完...

橡子熟了

推荐指数:10分

《橡子熟了》在线阅读

《橡子熟了》 免费试读

1、比翼双飞

春节前后,苗远鹏一家沉浸在一片欢乐祥和的气氛之中,长子高考得中,是祖上的阴德在护佑着子孙,他这辈子是没指望了,而伟业这代要出几个人才,上可报效国家,下可惠及子孙,才对得起祖上的英灵和善行。他是老派的农民中的文人,虽受过建国后的新式教育,但《四书五经》中的儒家思想和“行善积德”的佛家教诲,是他的人生信条和行为准则。他带领全家跪倒在祖上的坟茔前连叩三个响头,祈望家族从此兴旺发达、代出人才,他给三个儿子取名伟业、伟豪、伟强就是祈望儿子们创出伟大的事业,成世间英豪,一代更比一代强,这个愿望从长子开始正在朝着他期待的方向走,怎不让他感恩戴德、感激涕零?

酒席是要办的,就安排在苗伟业上大学出门的前一天,这是一件值得庆贺的喜事,是平常人家多少年、多少代都难出现的大喜事。左邻右舍、亲戚朋友、同村同大队,能邀请的都要邀请,不在乎吃多少喝多少,要的是这份喜庆、这祝福的吉言。苗伟业被这喜庆的气氛弄得有点晕头转向,说实在的,他不喜欢这种被恭维、被围在核心的场面。他想感受的是真情实意,是打心眼里的同喜同贺,而不是那种虚情假意。他知道他跳出农门,不知遭到多少人的嫉恨,那些曾经欺压过他家,看不得人家好的小农。但他父母亲不计较,用那份善良和宽厚的笑脸迎向所有人。

乔翠叶家更是热闹,镇上有头有脸的人都来了,书记、镇长,各部门的头头脑脑,亲朋戚友,还有县供销社的领导都上门贺喜,吉普车、摩托车、自行车,排满庭院门前的空地和公路边。乔洪和乔林树父子俩忙不迭地接待各方来客,乔翠叶也在一旁迎接各位来宾,可谓是高朋满座、八方来贺。“乔家有女初长成,才貌双全登龙门”,一时成为王子古镇街巷人家的美谈。

初春的中南大地在沉睡中慢慢苏醒,被融雪浸泡过的麦苗昂起绿油油的小尖尖,像在炫耀着它苗条的身段;蛰伏了许多个日子的油菜苗也不甘示弱,抖落身上的雪珠儿,挺直了腰杆;树上的鸟儿、洞里的虫儿,在温暖的阳光普照下,纷纷出来觅食。

苗伟业与乔翠叶相约提前一天从家里出发,先到省城“中南财专”,送乔翠叶到学校,然后,苗伟业从省城坐火车到北方“津门大学”报到。

长途汽车上,乔翠叶将头靠在苗伟业的肩膀上,甜蜜的笑容写在脸上。她双目微闭,心像鸟儿一样扇动着翅膀在天空中飞翔,一会儿是独自飞向远方,一会儿是比翼双飞,自由、新奇、快乐,交替着在心间荡漾。

苗伟业低头看乔翠叶带着笑意的绯红的脸蛋和那一头秀发,轻轻地吸了一口气,那粉脸和发际散发出的清香,让他陶醉了,真想深深地吻下去,可这是在公共场所,得保持庄重的神情。他颤栗着用手抚摸她的秀发,一股麻酥酥的触电般的感觉立刻从指尖涌遍全身。这是他第一次这么近距离地接触一个女孩,何况是他深爱着的、心仪已久的青春美少女。他努力地克制着,将手迅速移开,眼睛转向窗外,望着路旁的杨树向后快速移动,心也像快速的汽车一样向前奔驰。他默默地告诫自己,将来的路还长,两人的交往有的是机会和时间,不能过早地儿女情长、卿卿我我,万不可因感情冲动而荒废了学业,浪费了大好的青春年华,要把心思放在即将开始的学业上,放在未来的崇高事业上。

到“中南财专”安顿好乔翠叶,苗伟业买好晚上出发去津门的火车票,她送他到中南火车站,依依惜别。

“到津门后给我来信!”她轻声嘱咐道。

“嗯!我会的,你也要常给我写信,我一放假就来看你!”他愉快地说。

“我也会到津门去看你!北方冷,要注意保暖,我给你的毛线衣要记得穿,饭要吃饱,不要节省伙食费!”她不放心地看着他,拉了拉他的衣领,幽幽地说。她送给他亲手织的一件毛线衣,还塞了五张十元的人民币在里面没让他知道。

这是乔洪给宝贝女儿一学期的零花钱,一共一百元,是一笔巨款了。大学的生活费、住宿费都由国家提供,他知道女儿用不了这么多,就是让女儿有条件资助未来的女婿。她将爸爸给的零花钱分一半给苗伟业,就是爸爸不给这么多,她也会分一半给他,以后就都这样做。

“谢谢我的娘子!”他笑着凑近她的脸,附耳低言。

“你就像个没长大的男孩,不知道照顾自己!”她噘着嘴,低垂着眼睛回应他。

“你也要照顾好自己,别只顾关心我,把自己给忘了!”他心里暧暧的,也不忘对她一番嘱托。

“呜——”汽笛一声长鸣,列车的车轮在滚滚向前。站台上的她扬起右手,眼睛泛着泪花;车窗边,他伸出右手,喉结耸动,眼睛湿润。

津门大学确是一所悠久的、著名的高等学府,始建于清末,成名于北洋时期,与当时的哈佛、耶鲁齐名,虽经历战火,又几经搬迁、拆并、调整,到现在依然是国家重点大学。

列车晚上从中南出发,第二天下午到达津门站,有接站的上届大学生举着横幅等在车站广场。苗伟业走上前去自报家门,有同学热情地接过行李箱,将他送到近旁一辆半旧不新的客车上。这是学校从公交公司租来权当临时校车的,为的是迎接来自全国各地不熟悉津门路径的新一届大学生,给这些“天之骄子”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体现校领导对恢复高考后的首届大学生的重视和关怀。

满载着新同学的客车驶进大学校园,同学们下车后到体育馆报名登记,领取学生证、餐票、住宿房号等一应学习和生活必备物件。苗伟业办好各项手续、领到学习和生活必需品后,随着人流来到了学生宿舍区。宿舍区都是一排排的三层楼房,每排每层有若干间集体宿舍,共用公共卫生间。每间宿舍安排了四张上下铺,可住八位同学,靠窗有一张桌子,用于放置洗漱用具。他找到了自已住的房号和床位,将行李箱放在床底下。有同学先到了,正在整理衣物。他们互致问候,自我介绍。卫振邦来自广东,孙治来自福建,沈力勇是安徽的,还有四个床位空着,说明床位的主人还未到。他们四个同学,孙治年龄最大,比苗伟业整整大十岁,这算是一大特色,他是“老三届”学生,“****”开始那年上高一,闹轰轰两年多,高中毕业后就下乡当了知青,恢复高考后才考上大学;苗伟业基本算是应届高中毕业生,中间只隔了半年,年龄最小;卫振邦和沈力勇是上两届高中毕业,比苗伟业大不了两三岁。四人很快就热络起来,相约一起吃饭、逛街,熟悉校园和市区,帮后到的同学提提行李、指指路。

节气虽已立春,可北方的严寒没有丝毫退去的意思,从每个人的嘴巴和鼻孔里呼出的是一团团的白烟,空气像要被凝固了一样。苗伟业他们四个相约与老生一起到火车站迎接新同学,一个个的身上穿着厚重的棉衣,裹得像粽子一样笨拙,可每个人的脸上写满了快乐的笑意,浑身上下洋溢着青春的激情,每接到一个新同学,就像接到一个久违了的亲人,有着发自内心的热情。

孙治接到了一个来自山东的漂亮女同学严素雅,帮她忙前忙后,还替她打饭,关心备至,惹来其他同学侧目而视。他倒是熟视无睹,可严素雅却有些难为情,脸红红的,拒绝不是,不拒绝也不是,尴尬不已。

2、鸿雁传书

开学有一周了,乔翠叶认识了很多同学与老师,熟悉了校园环境,还没有接到苗伟业的来信,打电话不方便,拍电报显得唐突,她等不及他的来信了,先提笔给他去了一封信。

亲爱的业:

与你分别一周,可我觉得象过去了一年似的!以前没有这种感觉,这次的感觉怎么这么强烈?我想我是离不开你了!我爱你!永远爱你!今生今世只爱你一人!

当我靠在你的肩膀的时候,感觉是那么的温暖和踏实!你就在我身边,是我的依靠、我的未来、我的归宿!

我读过燕妮与马克思的爱情故事,一直让我感动。燕妮出身于贵族家庭,马克思是平民家的儿子,他们从十几岁开始相爱,忠贞不渝,直至生命的终结。他们大多数岁月是在贫穷和困顿中度过的。共同的理想、信念和崇高的爱情将他们紧紧地联结在一起,克服了重重困难,最终成就了马克思伟大的事业和为世人留下爱情的典范。

燕妮一生陪伴着马克思,她不只是马克思的终身伴侣,还是马克思的私人秘书,是马克思伟大事业的忠实朋友和助手。燕妮写给马克思的信有一封这样写道:“你的形象在我面前是多么光辉灿烂,多么威武堂皇啊!我从内心里多么渴望着你能常在我的身旁。我的心啊,是如何满怀喜悦的欢欣为你跳动,我的心啊,是何等焦虑地在你走过的道路上跟随着你。……处处有我在陪伴着你,走在你的前头,也跟在你的后面。但愿我能把你要走的道路填平,扫清阻挡你前进的一切障碍。”这是她内心的真实写照。我常常为燕妮的坚贞和付出感动得热泪盈眶。她是我心中的灯塔和楷模。我也愿意把你要走的道路填平,扫清阻挡你前进的一切障碍,助你上云霄。

亲爱的业,你能够理解我吗?能够成为我所希望的人吗?

苗伟业看着信封上那隽秀的字体就知道是乔翠叶的来信。他小心翼翼地打开信封,抽出折叠成叶子状的书信。他知道这是表示相思的书信折叠方式。而乔翠叶还有一层意思,叶子代表自己,是将自己装在信封里寄给她心爱的人。

读着乔翠叶饱含激情和期望的来信,一股暖流在他的周身涌动,仿佛增添了无穷的勇气和动力,使他在探索世界未知领域的前进道路上所向披靡。这是爱情的力量,是一切美好事物给人的推动作用。他要高声歌唱、高声赞美这伟大的爱情,让乌云不再遮蔽天空,让世界从此充满阳光。他有点迫不及待地要将这份心情告诉在远方心爱的人,他铺开信纸提笔回信。

亲爱的叶:

与你相识、相知、相爱是我一生的福份,你不知道我是多么的幸福。那天在长途汽车上,你靠着我的肩膀,我的心象要被融化了。我真想你就这样永远挨着我,依偎着我,让我们的心贴得更紧,永远不分开。那一刻,我差点情不自禁地要吻你,深深地、热烈地,要不是在公共场合,我就控制不住了。我曾感觉配不上你,不敢与你过分接近,是你鼓起了我的信心,让我有勇气去靠近你。

你又偷偷地塞给我五十元钱,总是这样暗中资助我。我不知怎么感激你才好,就让我一辈爱你、照顾你,与你双宿双飞吧!

你在信中提到的马克思与妻子燕妮的爱情故事,感动过无数人,我也是其中之一。如果没有燕妮,马克思能否有如此成就,很难说。有一句名言说得好,“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都有一个伟大的女人”。你对燕妮的崇敬、赞美和效仿,让我欢欣鼓舞。我也引用马克思给燕妮信中的一段话送给你,“暂时的别离是有益的,因为经常的接触会显得单调,从而使事物间的差别消失。深挚的热情由于它的对象的亲近会表现为日常的习惯,而在别离的魔术般的影响下会壮大起来并重新具有它固有的力量。我的爱情就是如此。只要我们一为空间所分隔,我就立即明白,时间之于我的爱情正如阳光雨露之于植物——使其滋长。在这爱情上集中了我的所有精力和全部感情。我又一次感到自己是一个真正的人,因为我感到了一种强烈的热情。”我将努力成为你所希望的人,虽不能与马克思相提并论,但我要有所成就,不管是事业还是家庭和爱情。亲爱的叶,你是我背后的那个女人,请你相信我,相信我你的付出是值得的!

我与同室的同学一起刚从图书馆回到宿舍,同学们都患了“知识饥渴症”,都在如饥似渴地啃着书本,恨不得将每个字都吞到肚子里,我也不例外。图书馆规定每人每次只能借一本,我们就分别借不同的书,轮着看完后还了再借,除经济学方面的书外,还有司汤达的《红与黑》和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等外国名著,大家都想接触和掌握更多的知识,尤其是外国的,待我看完后再与你交流心得体会。

苗伟业写好了信,将信纸折叠成飞机状装入信封,投到邮筒。

乔翠叶收到了盼望已久的书信,飞机状的折叠方式代表着绵绵情意,也似将心装在里面一起飞来。她懂他的情意。她连续看了几遍,情不自禁地将信贴在胸口上,闭上眼睛回味着信中那些火辣辣的字眼,脸上飞满红晕,嘴角微微上翘,细长的眉毛轻轻跳动。

同室的同学汪丽看到乔翠叶那美丽动人的表情,笑道:“是哪位幸运的白马王子俘获了乔美人的心啊?”

“去!什么‘俘获’?说得那么难听。”乔翠叶睁开眼睛娇嗔地白了汪丽一眼。

“还不好意思了,‘亲爱的叶’!”汪丽瞧了一眼信的开头,继续打趣乔翠叶。

“还说?”乔翠叶提腿摆出要踢汪丽的姿势。

“要说,你还不‘坦白交待’?”汪丽看到乔翠叶那假装生气的样子,笑得更起劲了,一把将信抢了过来,跳到一边看信的内容。

“给我,给我,不要弄碎了。”乔翠叶追过去,伸手要信,担心撕碎了,又不敢强夺。

“‘我情不自禁地吻你’,‘让我一辈子爱你、照顾你,与你双宿双飞吧!’”汪丽故意挑信中热辣的句子,高声地、变声变调地读起来,引得同室的几个女同学放下正在看的书本围拢过来,争着看信。

“好文采!看来我们的乔小妹眼光不错!”戚玉芳将信接过来看完后称赞道。同室中她年龄最大,大家都很尊敬她,把她当大姐看待。她下乡多年,已结婚成家,有了孩子,丈夫也是下乡知青,同年考上了另一所大学。乔翠叶是年龄最小的,她称呼她为乔小妹,别的同学叫“乔美人”,她没有随大流。

“我好羡慕,好嫉妒你呀!”汪丽搂着被挤到一边的乔翠叶的脖子有些夸张地说。

乔翠叶被同室的同学一夸赞,心象蜜一样甜,也不感到害羞了,向她们坦白了心中的秘密。大家七嘴八舌,也纷纷谈起自己的男朋友或丈夫,没有男朋友或丈夫的,心痒痒的,有时象被猫爪抓一样难受。都是青春期的女孩或有过肌肤之亲的过来人,对男孩或男人的话题都有一种天然的兴趣,就象男人谈论女人一样,从来不会厌倦。

苗伟业在信中提到的《红与黑》和《安娜﹒卡列尼娜》两部外国名著,乔翠叶也到校图书馆借来看,要有准备地与他交流和讨论书中的内容,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相互学习、互相促进。

不等乔翠叶回信,苗伟业又给她心爱的人写信了。

亲爱的叶:

我已经读完了《红与黑》和《安娜﹒卡列尼娜》,与你谈谈我的感想。我们班的同学大多看了这两部书,并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观点也很鲜明。

先说《红与黑》吧,虽说它是十九世纪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一部经典著作,但小说主人公于连的个人奋斗史和心路历程却契合了现代人的心理,为许多同学所津津乐道,将他捧为英雄和效仿的偶象。而我却不以为然,利用与两个贵族女人的私情——他其实并不爱她们——把她们当做阶梯和工具,达到向上爬的个人目的,人格上就很卑劣,尽管他很聪明,有在当时的社会氛围中的小人物要想成功的不得已。我唯一欣赏的是他的勇敢,不是说追求女人敢冒风险的勇敢,而是面对死亡不妥协、不奴颜婢膝、不苟且偷生的勇敢。

再说《安娜﹒卡列尼娜》,女主人工安娜渴求爱情自由,敢于冲破当时俄国封建伦理和宗法制度对人性的桎梏,值得肯定。但其为了个人****,不惜抛家离子,就显得很自私。她的毫无顾忌、我行我素、随心所欲,只认可个人的自由,抛弃理性原则,就构成对别人自由和周遭人群利益的侵害和伤害,不可取。男主人公渥伦斯基起初表现得很勇敢,与安娜也是真爱,这点比于连强,但后来在爱与前程的矛盾冲突中,他选择了后者,与上流社会妥协了,显得软弱,这点又不如于连的不妥协抗争精神。

两部书对照来看很有意思,在十九世纪的法国和俄国,书中的男女主人公都是不合时宜的,最终都以悲剧收场。抛开对当时社会现实状况的批判这一层面,就小说主人公的个性和性格来讲,共同点是都敢于“不合时宜”,不同点是手段和目的不一样。于连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从一个穷小子跻入上流社会。靠个人的努力与奋斗,短短几年他成功了。这也就是现在的大学生群体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推崇和敬佩的原因,其观点是:只要能达到目的,可以不择手段,对他的很快陨落抱有同情和惋惜。这种观点我不敢苟同,也加入到了辩论的人群中。我认为,在于连所处的时代,一个社会下层的穷小子靠个人奋斗是很难成功的,即使成功也是短暂的,他的悲剧看似偶然,实则必然。因为没有平等的晋升渠道,不靠不正当手段上不去,用了不正当手段上去了,就必然有一天会被拉下来,甚至身首异处。这是社会问题,不是个人问题,于连的最后觉醒也印证了这一观点。这是这部不朽名著的现实意义和魅力之所在。这也为我们所处的时代敲响了警钟,如果普遍是“于连们”的钻营和没有道德底线,那社会肯定是“病了”。

而《安娜﹒卡列尼娜》中的渥伦斯基与于连不同,他本来就出身于贵族家庭,与安娜同属贵族阶层,只是都成了贵族的叛逆者。他不能抗争到底的软弱性又反映了其阶层本性和从小养成的性格特征。他的软弱和薄情寡义是应该受到谴责的。

至于安娜的死也是必然结局,她的行为已经被上流社会所抛弃,无法回头,而她又不能没有****,不能靠劳动过平民生活,死亡就成了她的唯一选择。对于她的死,我为之掬一把同情之泪。

要说小说中的人物,我比较喜欢列文,事业上是个改革派,对爱情和家庭也很忠贞,他虽不算很成功,也遇到过精神危机,但终究是个有责任感的男人,他的整个生活是充实和幸福的。

以上是我读过的两部外国名著的心得和体会,与你分享!

乔翠叶接到苗伟业的第一封书信很陶醉了一阵子,又很快接到了他的第二封书信。信中虽没有亲昵的卿卿我我,但借助读书心得,坦露了个人的观点和心迹。他不赞成为达目的而不择手段,同情被抛弃的弱者。他有自己的独立思考,不人云亦云,能在现象的背后看出深层次的含义,能结合现实而有所触动。她从信中读到的苗伟业是一个有思想、有独立判断能力的学子形象,这是能成就事业的基本素质和前提,是她所看重的。

她提笔回信。

亲爱的业:

收到了你接连写来的两封来信。

第一封让我脸红心跳,我的几个室友也抢着看了。在她们的夸赞声中,我感到快乐和甜蜜!我们虽相隔千里,不能时时相见,但心是连在一起的。

你提到的两本外国名著我也从学校图书馆借来看了。你在第二封信中谈了自己的心得体会,我完全赞同你的观点。我从人性的角度对两本书中女主人公的心里和表现谈谈我的感想,与你交流。

对《红与黑》中女主人公德瑞那夫人,我始终抱有同情和钦佩。

在遇到于连以前,尽管与庸俗粗鲁的丈夫没有爱情,但她对自己的孩子充满爱心,把心思全放在教养孩子身上。在于连的大胆追求下,她埋藏在心底的爱情被激发出来,坠入爱河,可她并不完全沉浸在爱的喜悦中。她的内心是矛盾的、彷徨的。一方面有着对爱的渴望,使她一时难以自拔;另一方面又受到道德的约束,陷入深深的自责和忏悔之中。她帮助于连,使他获得了向上爬的机会,可于连却移情别恋。当于连因误会对她进行过伤害而深陷囹圄时,她不计前嫌设法营救于连。她的爱心和宽容显示出人性的光辉,不得不让人钦佩。

而《安娜﹒卡列尼娜》中的女主人公安娜﹒卡列尼娜,尽管她的不幸遭遇令人同情和惋惜,但不足为人称道。她为追求个人的爱情,不惜抛弃自己的孩子,她的自私和心安里得与德瑞那夫人的爱心和宽容比较起来,人性和道德高下立现。

以上感想,是我从某一侧面对两本书中的两位女主人公的个人评判,并不是以偏概全,更不敢对两大名著及其作者司汤达和托尔斯泰两位大师进行评价,权当你我的趣谈和闲聊!

苗伟业与乔翠叶在两地高校学习,书信往来,交流思想,互诉衷肠,互相勉励,每逢暑假、寒假,就相约一起回家,又一起从家出发去学校,或利用假期勤工俭学,做社会调查。

大学期间,苗伟业不再需要家里提供经济来源。家里还有四个未成年的弟弟妹妹的吃饭、穿衣及上学费用就够父母操劳的了。他依靠学校提供的伙食费、助学金和勤工俭学的收入,再加上乔翠叶或明或暗的资助,已可自立。

3、窈窕淑女

乔翠叶三年专科毕业后被分配在县财政局任会计,每月有四十元的工资收入。财政局是县政府的钱袋子,管着全县的资金进出,是个体面、热门的单位,多少人靠走后门、托关系都很难挤进去。乔翠叶凭她扎实的功底、过硬的文凭,再加上爸爸乔洪在县里有些面子,顺顺当当地进入了这个让人羡慕的单位。

那些到财政局办事的各单位的头头脑脑、帅气小伙子,见到新来了个漂亮的大学生女会计,有事没事地往她的办公室跑,总要搭讪几句、瞄上几眼才肯离去。乔翠叶落落大方地应和着,微笑着面对那些来访者和打招呼的人。

“我这里有两张电影票,是刚到我们县电影院的《小花》,听说很好看,电影票可难买了,我通过关系搞到两张,今晚请你看电影去!”同事王朴喜滋滋地向乔翠叶发出邀请。他是县长的儿子,中专毕业后就被分配到了县财政局,比她早到一年,同在一个办公室。他从见到她的第一面起就有点魂不守舍了。

乔翠叶听说过《小花》这部电影,获得过电影百花奖,女演员陈冲获得最佳女主角奖,更是青年男女心中的偶像。因为电影拷贝少,一般刚上映的电影,要轮到县城及乡下放映,一年半载就过去了。电影《小花》改编自《桐柏英雄》小说,她看过原著,对书里的英雄人物映像深刻。她很想从电影中一睹英雄人物的光辉形像,可要与一个男人一起看电影,不管他是未婚的还是已婚的,就有点犯难了。她不能对不起苗伟业,不能让别人在背后说闲话,不能让人家产生误会。她说要陪从下面镇上来看她的爸妈,委婉地拒绝了。

王朴深感失望和失落,他也无心看电影了,将两张好不容易搞来的电影票给了朋友,一个人在大街上溜达,排解心中的烦闷。他寻思着,自己是一表人才,好多女孩追他,他都看不上。正规学校的中专毕业生,虽说比乔翠叶的大专低了一档,可他好学上进,是干部子弟而非纨绔子弟,也是年轻人中的佼佼者,凭什么就不入她的眼?是她有了更高的目标,还是自己有哪方面的不足?他要当面问问她。可又一想,这能当面问吗?这样唐突和不自信会更让她瞧不起,还是得多接近、多关心她才是,只要自己心够诚,哪怕她心有所属,凭着近水楼台的优势,也要赢得她的芳心。

乔翠叶对拒绝王朴的热情相邀有些过意不去,她知道他对自己有好感,也有追求的意思,想告诉他已有男朋友了,但要是人家说只不过是看一场电影而已,没有别的意思,那不是自讨没趣?女孩子理应矜持一点,在人家没有表明态度之前,不要自以为是、自作聪明。她这样想着。这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就当什么事也没发生,事实上也没发生什么,何必自寻烦恼?

亲爱的业:很快就到毕业季了,你的学生生涯是要结束了还是要继续下去?不管你做何选择,我都一如既往地支持你。你的理想就是我的理想,你的前途就是我的前途,无论天涯海角,我都等着你,想着你,海枯石烂永不变心。……

每当王朴对她表示过分的关心或有别的年轻人对她大献殷勤时,她就用写信来排解心中的不安和表达自己的忠贞不渝,要让这颗心不沾染半点尘埃,不被物质和利益所诱惑,不被任何外来因素所干扰。

苗伟业四年的大学本科生涯快结束了,他盼望着早点毕业分配工作,好给他的父母减轻负担,让他的弟弟妹妹们能安心读书。此时,让他心里纠结的事摆在面前。凭他四年的品学兼优,他有条件被保送就读硕士研究生,即使不保送,通过考试也能继续深造。他辗转反侧,乔翠叶给他的信表示一如既往地支持他的选择,但他还是举棋不定,他把苦恼写信告诉了乔翠叶,让她为他抉择。她的回信很快到了,力主他读研,至于家里的负担让他不用担心,她来替他承担。他又写信给父亲苗远鹏征求意见,并把乔翠叶的意思告诉了父亲。

苗远鹏接到大儿子的来信后,既高兴又发愁。儿子有进步、有前途,能继续深造自然是值得高兴的事,可发愁的是家里还有四个孩子,老二伟豪马上就高中毕业,要参加高考了,老三伟芝在上初中,老四伟强和老五伟莲在上小学,手心手背都是肉,哪个都不能耽误了。原指望老大大学毕业就可以拿工资,这个家就熬出头了。这下就又得苦几年,苦点倒没什么,他这身体是一年不如一年,就怕熬不过去。儿子信中提到的乔翠叶这个孩子,来过家里几次,他是一百个乐意她成为他的儿媳妇。这孩子既聪明、懂事,人又长得好看,又有才气、有国家的正式工作,真是百里挑一、千里挑一,家庭条件更是没得说,乔洪两口子也是大好人,从不嫌贫爱富。两个孩子恋爱好几年了,前两年就想把亲事定下来,就是那“三茶六礼”拿不出来,虽说人家不讲究,可怎么也不能慢待了人家。眼下这种情况,不如将儿媳妇娶进门,一来了却一件儿子的人生大事,二来可以明正言顺为这个家分些负担。他与苗伟业母亲商量,老两口就这样决定了。他写信给苗伟业,让他俩商量好后给他回个音,他好做准备,趁春节假期就把婚事办了。

苗伟业接到父亲的来信,心中有说不出的高兴。几年来,他与乔翠叶早就心心相印,只是年纪尚轻,本想再过几年谈婚论嫁,可父亲提到的情况是个现实问题,不得不考虑。他得正式向她求婚,正式到她家提亲,堂堂正正、热热闹闹地将心爱的人娶进门。

4、喜结良缘

经津门大学保荐,苗伟业接到了国科院的硕士研究生录取通知书。他怀着喜悦的心情,带着这份喜讯,打点行装,赶到县城乔翠叶所在的单位。

“亲爱的,嫁给我吧!”他模仿着西方人的求婚方式,买了一束玫瑰花,在乔翠叶还未下班时到她办公室见到她后单腿跪下,将鲜花和录取通知书一起双手捧着举到她眼前。

“快起来吧,羞死人了!”乔翠叶冷不丁地见苗伟业这一浪漫主动,满脸绯红。她虽说在书中读过类似的情节,也见过世面,可在现实中,尤其是在这小县城,主人翁是本人,她还一时适应不了。

办公室内的几位同事见一个帅气的小伙子跪在地下求婚,又惊讶又新鲜,都向他俩投来注目礼。

“翠叶,快答应了吧!这么虔诚、有才气的小伙子,打着灯笼也难找。”同事沈大姐笑嘻嘻地说,她见过苗伟业一次,那是他陪乔翠叶第一次上班时见到的,也知道他在上大学,知道他俩正在恋爱。

“我答应你!快起来!”乔翠叶娇羞地接过玫瑰花和录取通知书放到办公桌上,伸出双手扶他起来。

“唉!原来名花有主了!”同事王朴轻声叹了口冷气。

“你才知道啊!你的追求晚了点!”沈大姐对着王朴噗哧一笑。

王朴的脸红一阵白一阵,很是尴尬,乔翠叶瞄了一眼王朴,看他那个样子忙替他解围,说,“大姐真会开玩笑,王朴也是同事,怎么就不能互相关心一下?”

“翠叶的保密工作做得这么好,还不快介绍一下这位小伙子?什么时候办喜事?我们可是要讨一杯喜酒喝哟!”股长老张说。

“我未婚夫苗伟业,津门大学毕业,国科院研究生,你们看,这是录取通知书!”乔翠叶骄傲地向同事们展示通知书,各位同事都投来羡慕的目光,王朴斜视了一眼又低头做他的事。

“快了!到时邀请各位上门喝酒!”苗伟业接过未婚妻的话茬补充道。

张股长让乔翠叶提前下班,两人好好团聚。她领着苗伟业回到单身宿舍。

“幸亏我赶回来,不然我的娘子就要被别人抢走了!”苗伟业抱着乔翠叶,边亲热边调皮地笑着说。

“是啊!相公再不求婚,小娘子我可就‘故人着新妆,嫁作他人妇’了!”乔翠叶面带桃花,娇俏可人,学着古代女子的样子故作哀怨状。

久别重逢,两人有说不尽的甜言蜜语,幸福的情感像潮水一样溢满全身。

按照家乡习俗,苗伟业与乔翠叶举行了俭朴而隆重的婚礼,两家长辈做了亲家,也来往密切。假期一过,小夫妻不得不分居两地,又只得“鸿雁传书”了。两个月后,她发现怀有身孕,写信告诉丈夫,小两口是既高兴又惶恐,好在有两家老人的支持,夫妻俩决定将孩子生下来,这是他俩爱情的结晶,不可辜负老天所赐。

苗伟豪也很争气,高考考出了好成绩,被中南师大录取。苗伟业远在京城,暑期参加一项社会实践活动回不来,只来信祝贺。作为嫂子的乔翠叶为他添置了一应生活必需品,并将一个月的工资用信封装好放到他的行李箱中。苗远鹏老两口喜不自胜,有大儿媳张罗着,百斤担子象卸掉了八十斤,浑身轻松。

乔翠叶自丈夫去京城读研后,每月都要从县城回婆家苗家庄一次,送钱、送物品,还帮助料理家务。近两个月因身子重,就不常回来。

在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因缺少劳动力,懂事的苗伟芝初中毕业后就不愿再上学了,不是因为成绩不好,而是她心疼父母和嫂子,尤其是嫂子,身怀六甲还要经常回家照顾家人。她已满十五岁了,要为父母和嫂子分担家务,尽管嫂子百般规劝,说可以克服眼前的困难,不要因此而耽误了前途,要她向两个哥哥学习,可她不为所动。苗远鹏对大女儿的自我牺牲既感动又愧疚,只怪自己无能,也只得如此了,不然怎么办呢?两个大的还在读书,自顾自尚且不能,下面还有两个小的也在上学,虽有贤能的儿媳做家里的顶梁柱,可不能将担子压在她一个人身上。再则,孙子快出世了,后面要用钱、要料理的事情多了,总不能让她娘家人全盘照料吧!于情于理说不过去。作为婆家经济上不行,出人出力是理所应当的,只能委屈大女儿伟芝了。

乔翠叶足月生了个儿子,苗远鹏为孙子起名苗志方,取“好男儿志在四方”之意。

苗伟业接到妻子的来信和儿子的照片,满心欢喜,可他这个做丈夫和父亲的为了自己的所谓学业、理想,不能陪在妻子和儿子身边,哪怕是为妻子倒一杯水,为儿子换一块尿布都不能,心中生出一阵心酸和无奈。他写了一篇散文登在学报的副刊上,标题就叫《无奈的冬季》,以表达他此时的心情。

初为人父,心中激动,无奈远隔千里,难以相见。也许一张机票顷刻即至,一昼夜火车、汽车行程,也能到达母子身旁,可就是不能。非空间不能,而是时不我待,时不等人。课业的迫切,研习的繁忙,让我放不下、丢不开。既然已跻身研院的金字塔,就只能往塔尖上行走,不能停留、无暇后顾。有国才有家,在这百废待举的时期,我辈只有争分夺秒、学业精进、早日成才,才不枉费国家和人民大众的资财,才能报效国家、回报社会。

家有娇妻需抚慰、幼子要哺育,老父老母时问候,弟弟妹妹应关照,无奈分身乏术,只能愧对了。待假期归来再相聚,学业早成不分离。

这个冬季注定是无奈的冬季!

……

苗伟业的研究课题不能耽搁,他将这份无奈的情绪倾洒在这篇散文中,以表达对妻儿和父母、弟妹的思念。

儿子苗志方的满月酒是在老家苗家庄办的,乔翠叶的娘家人送来了摇篮、被褥、衣帽等小孩的一应用品,苗家庄的老老少少和亲戚朋友都上门喝孩子的满月酒,一家人其乐融融。

阅读全文
橡子熟了

橡子熟了

《橡子熟了》写的不错,文笔又非常幽默,我很喜欢

作者:曲日类别:灵异

小说详情

相关文章

最新小说

您的位置 : 小说> 小说资讯> 精品热文《橡子熟了》乔翠叶方倩小说全文完整版在线阅读无删减